门户
新闻
社区新闻
名人堂
365行
休闲娱乐
居家生活
法律专刊
活动
社区
教会
讲座
旅游
其他
地图
活动
景点
报纸
第400期目录期
第399期目录期
第398期目录期
第397期目录期
第398期目录期
以前各期
手机上看
门户 社区新闻 查看内容

多伦多佛光山参与大学跨宗教研讨会 探讨以佛法对心灵关怀的现实意义 ...

2025-3-24 04:05 PM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161| 评论: 0

多伦多佛光山参与大学跨宗教研讨会 探讨以佛法对心灵关怀的现实意义

(人间社记者 Nancy Huang 多伦多报导)

320日,多伦多大学维多利亚学院伊曼纽学院(Emmanuel College) 举办为期两天的「转伤痛为智慧:以佛教视角为主的对于道德创伤的认识和疗癒跨宗教研讨会」,由学院院长HyeRan Kim-Cragg教授指导,Henry Shiu博士和Dr. Jennifer Bright主持,逾50位学者和宗教人士参与实体和线上。HyeRan Kim-Cragg院长在开幕致词中回顾伊曼纽学院在跨宗教对话上的努力,并强调该院佛学课程设立十周年的重要性,期待透过此次研讨会促进宗教交流和佛教对于社会关怀的应用。

道德创伤(Moral Injury) 指个人在见证、执行或未能阻止违背自身道德信念的行为后,所产生的内心冲突与痛苦,并常伴随愧疚、忏悔与价值观的扭曲等心理问题。随后,学者们探讨军事、医疗、性别压迫等领域的道德创伤,从基督教、伊斯兰教和回教等角度对此议题的看法。本次研讨会促进跨宗教对话,让与会者深思如何透过慈悲和正见回应现代社会的伦理挑战。

多伦多佛光山住持觉凡法师受邀发表演讲,以星云大师开示的六度波罗蜜和五戒的精神意涵,解说透过佛法转化道德创伤,将痛苦化为慈悲与智慧的行动;并结合Dr. Lewis Lancaster对于慈悲的定义强调:人间佛教不仅提供伦理指引,更透过慈悲与实践来达成自我疗癒与社会关怀;其精神在于「转苦为乐,转知为智,转迷为悟」,透过修行与行动将痛苦升华为助人的力量。如菴法师随后带领现场禅修体验,引导与会者透过正念静坐与呼吸调息,找到安定与智慧;并以星云大师的法语分享,期勉大家要把禅修融入生活。

随后,多位学者发表论点:学者Marcin Fabjanski以阿姜·苏奇陀(Ajahn Sucitto)的森林禅修传统,探讨道德创伤的身心影响,并分享如何透过专注与释放技术促进疗癒。Dr. Eleanor Pontoriero则从性别压迫的角度,探讨女性如何因社会不平等而经历道德创伤,并批评将业力作为合理化压迫的藉口,强调当下行动的重要性。该学院副院长Linda Hochstetler则探讨在医疗领域,医护人员在临终关怀与安乐死决策上的心理压力,并提出透过社群支持与灵性关怀来缓解创伤的可能性。

下午场由Dr. Pamela McCarrollDr. Nazila Isgandarova分享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对道德创伤的理解,探讨如何透过信仰、忏悔与社群支持来面对心理创伤。随后,军事牧师Stephen Morris分析战争中的道德困境,护士Melissa Perez探讨医护人员在系统性不公下的无力感,并分享神经科学研究如何证明冥想与正念对心理疗癒的影响。Afraz Baksh则探讨伊斯兰教如何看待道德创伤,并举例现实生活中的两难选择,例如在面对职场道德困境时,是选择留在体制内努力改革,还是离开以维护自身价值。他强调伊斯兰教的疗癒方法包括寻求正义、倡导社会公义,以及透过祷告(Salah)和忏悔(Dua)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社会的支持。

当天最后的佛教新书发表,Sumeru出版社的执行长John Negru致辞表示,感谢各界对于该出版社的支持,特别感谢佛光山提供的很多资源;也表示人间佛教的理念将日益为大家所认识和探讨。

本次研讨会透过佛教、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视角,探讨如何以慈悲与智慧回应道德创伤,并在人生困境中找到成长契机。第一天研讨会圆满落幕,与会者会后进行交流,纷纷表示获益良多,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跨宗教对话与合作,共同探索心灵疗癒与伦理实践的应用和结合。




 

小黑屋|手机版|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

GMT-5, 2025-4-2 10:23 PM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