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评论员
在加拿大这个移民国家,每个人的午餐盒都是平等的么?根据很多调查结果显示,华人的孩子,他们的午餐盒——装满了家乡独特风味的食物,往往成为同学们议论、甚至嘲笑的焦点。这种情况被称为“午餐盒羞辱”(lunchbox shaming),它反映的不仅仅是孩子们对陌生事物的排斥,更是不同文化在校园中的碰撞。作为家长,我们如何帮助孩子面对这种情况?学校又应如何承担更多责任,推动包容多元文化?本文将对此展开探讨。
每一个午餐盒,装的不仅是食物,更是孩子与父母共同选择的家乡记忆。饺子、红烧肉、麻婆豆腐、烧麦、猪耳朵……这些食物在我们心中有着深厚的情感和文化意义。带去学校不仅为了孩子的健康,也是为了让他们在异国他乡时刻保持与家乡的联系。可是,当这些熟悉的味道在课堂上打开时,随之而来的却是同学们的异样目光,甚至是带有歧视的语言攻击。
当孩子因为家乡食物被嘲笑时,往往会产生自卑和羞辱感。有些孩子甚至会选择放弃自己喜欢的食物,以求不再引起他人注意。他们可能还会因此对自己的文化产生排斥,觉得自己与他人不同,逐渐疏远自己的文化根源。这种心理创伤不仅影响他们的自尊,也影响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。这些孩子年幼时可能还不完全明白这种情况的背后含义,但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中,他们会逐渐失去对自己文化的自信。
作为父母,面对“午餐盒羞辱”时,首先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这种现象。要捍卫自己的权力,不要害怕,懂得向老师,学校,家长求助。家长要学校沟通,向老师说明这种行为对孩子心理的影响,让学校更重视文化多样性教育。我们可以鼓励学校组织“多文化午餐日”或“世界食物日”活动,让孩子们有机会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,逐渐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。
在一个多元化的校园中,每个孩子都应该感受到尊重与包容。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,应该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好文化教育者的角色。学校可以通过多元文化日、文化展示活动、开放的食物分享会等方式,让学生们认识到每种文化的独特性与重要性。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,学校有责任在他们心中种下尊重和包容的种子,帮助他们成长为理解和接纳不同文化的世界公民。
解决“午餐盒羞辱”现象并非一朝一夕之事,但家长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可以为孩子营造一个包容多元文化的环境。家长可以在家中积极营造多文化的氛围,帮助孩子了解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和饮食文化。与此同时,学校应积极开展多元文化教育,定期举办多元文化体验活动,使孩子们在实践中培养包容的意识。
加拿大一直有专门针对文化多样性的核心社会规则,通过引导孩子们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习俗和信仰,来减少对他人饮食、穿着等方面的歧视。这些教育的效果不仅仅是让孩子们了解了不同文化,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同理心,减少了校园内“午餐盒羞辱”等现象的发生。
Over one in four (26%) Canadian parents say that their child has experienced lunchbox shaming in elementary school. (CNW Group/Sistema)
“午餐盒羞辱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碰撞中的沟通缺失与教育不足。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,逐渐消除孩子对自我文化的自卑,帮助他们从心底接纳并自豪于自己的文化,是每一位家长和教育者的责任。在孩子心中种下尊重、包容和理解的种子,不仅有助于他们自身的成长,也有助于他们成长为尊重多元文化的世界公民。
让我们每一位家长、老师和教育者一起努力,营造一个让孩子在享用家乡美食时不再害怕被嘲笑、而是自豪地分享家乡味道的环境
分享一个家长对这个事情的态度作为文章结语:
1不想让孩子受到不公平的对待,
2、我想让学校知道,我们是很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所有的行为和活动
3、 我想告诉孩子,有什么问题跟爸爸妈妈说,我们都可以帮他去解决,也会无条件的站在他这边。给孩子培养一个以后自己处理问题和矛盾的能力.
By Lin Peng LJI Reporter |